01 如何做到同理心思考,找到用户的关键需求?
同理心地图 是锻炼同理心的有力工具之一,源自设计思维方法。 不论是To B还是To G,最终还是To C,他们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C端用户;所以用户体验只会越来越受重视。想做好用户体验,同理心必不可少。
同理心地图和用户画像都是用户研究的不同工具,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用户体验。 同理心地图是对用户假设的落地练习,这样你就可以与用户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他们的欲望/需求。当基于真实数据并与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等其他研究工具结合使用时,它可以:
这种抽象思维使得同理心地图可供不同的团队使用,并已被产品设计师/营销团队/销售团队等采用。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从同理心地图练习中受益,因为它不需要具体的人口统计学或心理学数据辅助。
你甚至可以一个人进行此练习,但是,以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进行,将自己的思考与他人的理解相结合,将会更加有益。简单的说,同理心地图将帮助你进入用户的头脑 – 无论他们是潜在客户、目标用户还是产品用户,将他们的想法、感受、所看、所说、所做、所听,绘制成一张大图。
02 解决方案和步骤
1. 定义用户角色
- 结合用户研究等相关数据+团队脑爆,确定产品的用户角色(用户画像)——它是整个产品的服务对象。 如果有多个角色,则需按角色分别绘制同理心地图。 深入了解人物角色能够让你的设计团队和项目经理能够创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和用户体验地图制作前一样。
小贴士:在同理心地图中,大家要像电影演员一样,将客户的特征集中到一个演员的身上,他并不代表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比如糖尿病人,他们一般是中老年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在整个活动中,可以给这个角色起名:唐童酷(糖痛苦),男性,52岁。这时我们不管参与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年龄有多大,这时一律都是52岁的男性,名字就叫唐童酷,而且在后面和客户相关的讨论和汇报,一律不许说“他”,而必须说“我唐童酷……”。

2. 确定场景
- 通常产品涉及到多种使用场景,可确定5个左右的使用场景,分成5个小组/分5次讨论。本文主要介绍某个用户角色在一种使用场景下的同理心地图练习流程,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练习方式同理心。
- 你曾经在知识付费上花过多少钱?
- 你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是怎么进行阅读的?
- 更清晰、更好的决策 – 专注于用户需求
- 与用户产生同理心,提高洞察力
3. 分发材料/准备工作
- 将之前进行用户调研收集到的数据和材料分发给参与者,并在开始练习之前为每位参与者提供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和思考。 准备工作:会议室、白板、A4纸、5种颜色不同的便签和记号笔。
4. 开始填写
- 从定义用户的角度思考,每个参与者应该使用便签写下与4个象限中对应的内容。然后贴在自己的A4纸地图上。
5.分类和讨论
- 团队成员依次大声阅读自己每个象限的便签,由Leader/主持人进行分类,并贴到大白板的地图上。然后对白板上每个象限的内容,开始讨论 – 有哪些不适合的点?在所有象限中重复了哪些内容(去同存异)?一个象限中只存在哪些内容?我们的理解存在哪些差距?

6.痛点和收获
- 随着讨论进行到尾声,团队成员开始提取有关用户的痛点/收获,加入到地图中,并继续对便签进行分组和对齐。最后给5分钟的总结分享。 最后,别忘了总结你们的发现并保存好同理心地图,以便于后期的项目相关成员查看和迭代。

03 帮助讨论、提升对客户的真正理解
同理心地图可以帮助团队讨论出大家观察到什么,从而推断出客户群体信念和情感是什么;同理心地图的制作是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充分理解他们的需求、痛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同理心地图的使用方法?
Runwise打造设计思维训练营,帮助团队以用户为导向,短时间内在未知的商业环境中凝聚团队共创最佳方案,为用户创造价值。

参考文章
- 设计思维工具箱,鲁百年
- 想更深入学习用户访谈技巧,体系化降低产品创新风险,为你推荐《设计思维 101 》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