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重新定义设计,从“美”到“解决问题”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是近年来在创新创意领域中最热门的名词之一,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家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工程的核心是技术理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设计有可能是以设计师为主导,以工程师为主导,更有可能以销售为主导,无论如何都很难称之为“以人(使用者)为本”。各行各业都希望通过方法论的引入,为自己的机构带来创新和转变的动力。而设计思维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适用性,和其中对“设计”的重新定义直接关联。设计不再是经过长期艺术训练的设计师们为产品赋予造型的过程,而是为使用者解决问题,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过程。

 设计思维 是近年来在创新创意领域中最热门的名词之一(其实几乎想不到之二)。在研究领域,有学者将设计思维追溯至赫伯特西蒙的《人造物的科学》,但对于普罗大众,甚至大量的设计从业人员来说,设计思维的传播与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推动直接相关。IDEO的两位创始人凯利兄弟,以及当下的CEO蒂姆·布朗在世界各地孜孜不倦布道,而IDEO自身不断推出的成功案例则成为其理论的最佳实践证明。

设计思维
图/IDEO CEO蒂姆·布朗

设计思维最开始的追随者自然来自“学院”内部。这里的“学院”,并不仅仅指大学等教育机构,同时也包括了专业设计机构,这些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大都经受过学院式的系统训练,统称为“学院”并不为过。

设计思维是对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的巨大震动,理解这一点,需要从设计的历史讲起。现代设计学科,不论将其源头定在工业革命,或是十九世纪末期的装饰艺术运动,最初都与艺术紧密关联,而“艺术”的核心精神是“美”和“自由”。因此,设计师们的祖先手工艺人,无论设计一件家具,一个房间,还是一件珠宝,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将对象呈现得“好看”。逐步创立现代设计学科的包豪斯(编者注:“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其理论与学说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对传统手工艺的重大颠覆,来自于对材料、形式、功能之间关系的理性界定,由于现代制造业的强劲需求,设计学科蓬勃发展,在艺术之外,工程也成为其理论基础。

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家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工程的核心是技术理性,但产品,终归是千千万万的个体购买并使用。只是多年来,无论是哪家制造企业,产品从概念方案,到最后进入市场,无论周期长短,其过程大同小异,往往是创意部门和其他部门(技术、营销等)的博弈,轮不到消费者和使用者(有时消费者并非直接使用者)对此说长道短。所谓用户研究,仅限于非常具体的技术环节,如人机工程的实验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设计有可能是以设计师为主导,以工程师为主导,更有可能以销售为主导,无论如何都很难称之为“以人(使用者)为本”。

立即登录阅读全文
登录或注册即可解锁全站内容,即表示你理解并同意 服务协议 与 隐私政策

所以,在凯利兄弟以及蒂姆·布朗多本著作成为畅销书时,IDEO别开生面的设计案例在业内业外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或许之前也有设计师和设计机构尝试过,但IDEO第一次全面地描绘了全新的设计方法。设计师走出风格高雅的工作室,进入到真实的场景当中,进到超市、银行、医院,模仿顾客的行为模式,理解个性化的人在特定时间、地点、情境下的想法与行为,体验这些真实的人碰到的疑惑、困难,他们还邀请形形色色的人参与到创意过程之中,在概念方案初步成型后,并不急着投入大批量的制造或实施过程,而是邀请潜在的使用者参与测试,通过多轮反馈,才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作为一套方法论的巨大成功,不仅让IDEO获得源源不断的设计委托,更使其认识到“创新方法”这个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这个产品的购买者,包括了宝洁、耐克等世界顶级公司,以至于IDEO清晰地将自己定义为”商业创新咨询公司”,而非之前的“设计咨询公司”。“设计思维”代替了“苹果的第一支鼠标”,成为IDEO的明星产品。

设计思维
图/IDEO创始人大卫·凯利曾于1982年为苹果公司设计出第一只鼠标

在IDEO以及后来的斯坦福设计学院d School的巨大影响力之下,设计思维开始走出学院,进入到各行各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商业机构,还是非营利组织,乃至政府部门,都希望通过方法论的引入,带自己的机构带来创新和转变的动力。而设计思维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适用性,和其中对“设计”的重新定义直接关联。设计不再是经过长期艺术训练的设计师们为产品赋予造型的过程,而是为使用者解决问题,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过程。一辆车是长途旅行者的解决方案,但如果旅行者不会或者不愿意开车,那么司机的驾驶服务也是解决方案;一辆车是具体的,限定的方案,谁开车,怎么开车,却能有无限组合。以此类推,到政府部门办事的老百姓怨声载道,需要一个更好的方案;非洲的儿童苦于疟疾,也需要一个解决方案。

将提供“解决方案”定义为设计的使命,大大地拓展了设计的对象,与各行各业强烈的创新需求相向而行,共同将“设计”带到了“大设计”的时代背景中。这一点,中国人倒是很容易理解,因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连锁超市设计出更快捷的结账方式;政府部门设计了更舒适的办事大厅,更简易高效的办事流程;税务部门设计出更好的报税单;通过研究大数据,公共部门可以设计出更有针对性和效果的政策……这些“设计”被称为“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组织设计”,甚至“政策设计”,设计变得无处不在,但归根到底,设计思维这套方法论得到了运用、深化、补充。

设计思维是创新的起点,但真正的创新,是在“思维”之后的行动,理解设计思维,往往需要更多的设计行动来实践和试错,从这个角度来讲,强调“迭代”的设计思维,还需要在后面加一个doing“行动”,才算是完整的表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support@runwise.co,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作 者:钟芳,清华美院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DESIS)实验室联合负责人

原文链接:设计思维|重新定义设计,从“美”到“解决问题”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文章目录
点赞
收藏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哦~
分享
加入社群
创新战略交流群创新战略交流群
扫码进群
扫码加我拉你入群
TOC业务增长群TOC业务增长群
扫码进群
扫码加我拉你入群
TOB业务增长群TOB业务增长群
扫码进群
扫码加我拉你入群~

勿删,用于自定义目录加锚点,隐藏即可

相关文章推荐

0 thoughts on “设计思维|重新定义设计,从“美”到“解决问题”

发表回复

点赞
收藏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哦~
分享
关闭按钮
欢迎来到Runwise即能创新社区!
登录装饰图,三个人围坐在电脑前,对某个灵感进行沟通和讨论
已有账号?